Python-显示显示调用父类方法的问题

class NotRecommended(OrderedDict) 中,通过 OrderedDict.__setitem__(self, key, value) 调用父类的 __setitem__ 方法。这种方式被称为显式调用父类方法,它有一定的优缺点:



优点

  1. 明确性 显式调用让代码清晰地表明:这里调用的是父类的 __setitem__ 方法,而不是通过子类的绑定机制调用。 对于复杂的继承结构,显式调用可以避免方法解析顺序(MRO,Method Resolution Order)带来的混淆。
  2. 跳过多重继承的潜在冲突 在多重继承中,super() 依赖 MRO 的顺序。如果明确知道某个父类的方法需要被调用,可以直接显式调用,避免多重继承带来的方法解析问题。
  3. 更自由的控制 直接调用特定的父类方法时,开发者可以更细粒度地控制方法行为,而不必完全依赖 MRO 或其他父类行为。


缺点

  1. 违反面向对象原则 显式调用父类方法可能会破坏类的封装性和继承层次的动态性。它直接将实现细节(调用特定的父类方法)硬编码到子类中,这种硬绑定降低了代码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。
  2. 不支持动态继承结构 如果类的继承层次改变(例如,父类的实现被修改或替换),显式调用可能导致代码无法正常运行。而使用 super() 的动态机制会自动适应继承层次的变化。
  3. 不利于多重继承 显式调用父类方法时,开发者需要显式指定调用的父类名,容易忽略多重继承中的其他父类方法,从而导致未调用某些必要的父类方法。super() 则能自动根据 MRO 调用所有必要的方法。
  4. 代码冗长 显式调用会增加代码长度,显得繁琐,尤其当父类方法需要频繁调用时。


改进方式:使用 super()

推荐使用 super(),它提供了一种更优雅和动态的父类方法调用方式。

改进代码示例

class Recommended(OrderedDict):
    """这是推荐的方式!"""
    def __setitem__(self, key, value):
        super().__setitem__(key, value)  # 调用父类的 __setitem__
        self.move_to_end(key)

super() 的优点

  • 自动支持动态继承层次。
  • 更适合多重继承,遵循 MRO 顺序。
  • 简洁且符合现代 Python 编码规范。


总结

虽然显式调用父类方法在某些场景下可能有用,但它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较差,通常只在非常明确且简单的继承结构中使用。为了编写更通用和优雅的代码,推荐优先使用 super()

文章标签:

评论(0)